临近季度末,央行将加大流动性投入力度。 14天回购操作重启后,近期央行继续这一操作,操作规模扩大。 Wind数据显示,9月19日至27日,央行14天回购操作累计投放2450亿元。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季末过后,资金面将保持平稳相对平衡。 这主要是考虑到了10月末比9月份季度税期月重叠对资金的影响。
关于债市,尽管预计短期和长期债务利率将保持低利率运行,但从长期来看,年内经济基本面信贷复苏的显现将决定下一个趋势行情的走向。
14天逆回购为何重启
和往年一样,本月14天的回购如期而至。 9月19日,央行进行了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。 其中14天逆回购操作距离上次已有7个多月,操作利率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至2.15%。
在此背景下,市场重启此轮14天逆回购操作并不意外。 而9月19日操作的100亿元14天资金将于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10月8日到期,正好可以跨越9月底。
分析认为,央行14天逆回购操作顺利实现月度首日果断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,积极提供月度资金,稳定市场预期。 此外,上周剩余时点投放的14天回购也同样将于10月8日到期,预计当天至少有900亿元回购到期。
在持续14天逆回购的同时,央行运营规模也有所扩大,从19日的20亿元一度增加到930亿元,抑制了资金面的波动。 从市场表现来看,加上逆回购操作后,资金利率小幅下降,债市走强。 9月27日,国债期货小幅上涨,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.06%,5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.03%,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.01%。
此前,由于短期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回归,债市调整压力加大,长期利率持续震荡,短期利率上升明显。 有分析认为,虽然资金利率中枢暂时不会出现趋势性上涨,但也难以回落至此前低位,在流动性极限收敛的背景下,长线估值也存在一定压力。
将来的资金面会稳定吧
业内共识是,在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的套利下,季度流动性影响相对有限。 过了这一段时间,10月份流动性将趋于平稳,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。
“近年来,央行有预见性灵活有效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,大幅抑制了资金利率波动。 ”显然,得益于央行灵活适度地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,近年来流动性总体水平保持合理充裕,目前DR007七天移动年化标准差已回落至2%附近。
此外,近期央行收缩MLF,重启14天公开市场操作,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基调,为年内经济复苏提供宽松流动性环境。 显然,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,央行有望“加码”结构性工具支持实体经济修复,政策利好可期。 过了季度末的时候,资金面预计会趋于平稳。
刘郁也表示,预计10月份资金面将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,整体可能比9月份好一些。 从节奏上看,10月资金利率将前后上升,预计25-27日税期和月末2个工作日28日和31日波动或集中,税期临近月末,资金需求叠加可能对资金面产生额外影响。
另外,对于MLF的继续实施,8月和9月的MLF到期日均为6000亿元,央行均进行了缩减性的继续实施,规模为4000亿元。 10月份MLF到期规模为5000亿元,市场对MLF降价有一定预期。 刘郁表示,如果央行继续缩量,同时不降准,MLF继续后市场流动性预期或边际收敛。
关于税期,10月是季度初纳税的大月,25日是纳税申报截止日,26~27日是税期支付费用。 据广发证券统计,参考往年税收收入数据,纳税规模为1.4万亿~1.5万亿元,大部分在税期缴纳。 而且27日距离月末只有一个工作日。 税期间和月末的资金需求重叠,资金利率会发生变动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