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截图
回答全文: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“培养什么样的人”具有重要意义。 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坚定文化自信。
1 .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设计。 2021年,教育部开发印发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,对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统一设计和科学安排,明确了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体形式学习阶段和学科要求等。 中小学课程以统筹三科为主,艺术体育和健康学科重点拓展,其他学科形成有机渗透的“3 2 N”学科格局。
4 .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考。 重视高考内容改革,高考命题根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中人才选拔要求,构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调研的内容体系。 近年来注重多种形式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,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,坚定理想信念。
二关于“降低英语教学比重,在考试中占分”。 英语需要学习,但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。 有建议说“要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畸形”,“改革英语教学方法,不能仅以高分为目的,而应以口语会话生活运用为中心”
2 .按照中央要求确定外语考试比重。 2014年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规定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,分数不变。 现阶段外语统考安排是按照中央对高考改革顶层的设计确定的。
下一步,教育部将加强中小学课程教育和实施指导,组织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工作,继续推进大中高中教材建设规划和高中教材管理办法等落地实施,深化高考综合改革,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,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心!
教育部2022年8月7日
发表评论